查看原文
其他

反思摩天大楼:用绿色勾勒城市天际线

魏雨彤 财富FORTUNE
2024-08-27



编者按

本文是《财富》(中文版)企业ESG卓越案例系列报道的第七篇(点击查看往期案例),关注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今年2月,我们启动企业ESG卓越案例首期征集活动,并从收到的近50个案例中精选出8个展开深度报道,其余报道将在未来数周陆续推出。


过去二十年,作为现代都市标志物的摩天大楼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国各地拔地而起,成为经济高速发展的象征。然而,超高建筑给环境带来的负荷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审视,它们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文化肌理、保护使用者的身心健康、降低对周边社区的压迫感,也都在成为可持续建筑设计需要处理的新议题。


成立于1965年的全球性建筑设计与规划公司Gensler(晋思建筑设计事务所)对可持续建筑有着多年的思考与践行。Gensler在权威建筑杂志Building Design的全球百强设计公司榜上连续数年排名第一,更在中国塑造了多处城市巨擘,如上海中心大厦、上海博华广场、苏州中南中心、深圳前海世茂大厦等。在为这些城市重塑天际线的同时,Gensler也在引领着中国建筑设计界对环境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为城市做“减法”的超高建筑


瑞士现代主义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认为,建筑物的形式“从心理上影响我们的感官”。

探访博华广场的那一天,上海正值酷暑,高耸的60层办公塔楼映衬于清澈的蓝色晴空中,显得和而不同。虽然烈日当空,博华广场办公楼主体的全玻璃幕墙设计,看上去却并不眩目刺眼。关于这一点,Gensler全球董事、大中华区执行总裁李晓梅女士分享了其中的设计奥秘。

“为了减少对附近建筑和居民的光反射影响,我们的团队提出了一个创新方案:将幕墙向内倾斜3度,从而将幕墙反射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创新性的幕墙设计有效地降低了建筑的光污染,丰富了建筑的造型肌理,也降低了对鸟类的威胁。得益于这一设计,博华广场设计方案获得了上海市政府批准,它也成为上海市中心最后一批获批的全玻璃幕墙超高建筑之一。
 
项目伊始,开发商及设计团队就致力于让这栋超高建筑充分融入周边城市肌理中,为该区域未来的开发树立可持续设计标杆,打造最高级别健康标准的室内办公环境,同时为租户、周边社区提供融合人文艺术氛围的商业配套中心。

“我们的核心目标理念,就是通过一体化设计策略,打造可持续、健康、包容、融入社区的韧性建筑空间,为人类以及地球的宜居性和人类的健康创造美好的环境。”李晓梅说。

除了外部幕墙,博华广场在内部设计上处处考虑降低运营能耗。例如,地下室的蓄冷空调系统在夜间用电低谷时段制冰蓄冷,通过“错峰”方式减少白天电力负荷以及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了建设新电站的需要。变风量(VAV)空调系统可通过改变送风量来调节室内温湿度,减低制冷负荷,相比定风量(CAV)系统风机能耗减少30%至70%。

可持续理念贯穿于Gensler的所有设计中,小到几十平方米的办公空间,高到600米的办公楼。以2019年为例,Gensler这一年在全球设计了7000多个项目,设计减少1640万吨碳排放,相当于4.2个火电厂或者190万个家庭的年度碳排放量。2020年,Gensler在全球项目中,设计减少碳排放约1700万吨。

重新思考疫后办公空间


一场持续三年的疫情,加剧了人们对传统办公空间的反思。有没有可能通过设计,让人们重新爱上办公室?Gensler对人们在工作场所的需求及行为追踪研究超过15年。在介绍博华广场及其他办公楼项目时,李晓梅提到一个词:韧性(flexibility)。

她认为,在后疫情时代,可变空间(flexible space)的设计理念既能够满足人们对室内空间的使用和宜居要求,又能让室内空间与外界无缝交融,符合人类与自然契合的天性。“我们通过材料、技术、空间、风格的打造,设计了很多可变的空间。”

例如,博华广场商业裙楼预留了大量向公众开放的露台空间及室内留白空间,站在室外露台上,近可俯瞰邻近的历史文化街区,远可眺望陆家嘴城市天际线,让人不会产生建筑与社区的割裂感。

李晓梅认为,疫情加速了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在建筑业的渗透。“因为新冠就是S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它出现了,就提醒大家更迫切地意识到(ESG)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高层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质量是体现其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

虽然在疫情爆发前两年就已建成,但博华的空气系统设计经得住疫情下人们对空气洁净度的最高要求。它内部共有超过100个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仪,用来捕捉污染、温度和湿度等数据,这些数据被用于调整不同楼层的过滤器,以及降低每个设备楼层的能耗。每个进气口都能获得局部的室外数据,回风管道上额外增加了一层参数监视器,实时检测PM2.5颗粒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室内污染并迅速处理,将对租户的影响降到最低。

“每个办公室空间都可以实时调取数据,让人们及时采取措施,能够把空气保持在最佳质量。”李晓梅说。

为了杀死被高效过滤器捕获的潜在病毒,大楼空气处理机组(AHU)的过滤器旁边还加装了紫外线灯进行病毒消杀,帮助大楼更好地将病毒隔绝于外。

Gensler上海办公室,位于博华广场三楼。作为该项目的设计者,Gensler也首先入驻此地。图片来源:Gensler提供


在谈到用技术来应对易于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时,李晓梅还特别提及更早落成的上海“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该项目设计时,SARS刚过,安全的办公环境成了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Gensler设计的上海中心早在建造之初,便在大楼空调箱中加装了多重过滤杀菌系统。这一颇具预见性的设计使得上海中心也很好地抵御住了本次新冠病毒的威胁。

“中国的哲学叫温故而知新,”李晓梅说。“永远不要认为过去的过去了,过去会给我们很多的提示,会看到很多对未来可以预见的东西,然后,随时对未来做好准备,而不是等问题再次到来时手足无措。”


用设计引导建筑产业链的绿色转型


我问李晓梅,在参与设计了中国多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物后,她如何总结自己的设计心得?

她说,设计师要非常敏感,具备强烈的好奇心,“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你的灵感来源。我以前是一个很务实的人,对物理感兴趣,一直在寻求logic(逻辑性)。多年以后发现,可能很多时候没有logic,每天都是新的,都会产生很多新鲜的想法。要让新鲜的想法再去产生自己的逻辑,而不是遵循以前的思维。”

在上海中心的设计过程中,Gensler团队创造性地以上海常见的“里弄”为灵感,将古老的街区以竖向结构呈现。“上海中心能够引领摩天建筑的新时代,就是因为我抛弃了原来的一些逻辑和想法,回归初衷,解决人在垂直向建筑中工作生活的需求。”

她解释说,一方面,人们在超高建筑的工作环境中要面对高度带来的心理挑战,以及设计制约下的非常规空间;另一方面,超高建筑长期对气候的影响,也必将关系使用者及下一代的生存。为此,Gensler不仅仅关注作品造型之惊艳,更强调通过设计来提升使用者的体验和身心健康,减少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上海“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图片来源:Gensler提供


在Gensler迈向ESG目标的过程中,投资方及上下游合作伙伴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全球每年的碳排放中,约有40%来自房地产,而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成立的全球建筑建设联盟 (Global ABC)在考虑材料生产、施工、运营和其他与建筑相关的活动中的隐含碳排放时,认为这一数字将会更高,因此房地产行业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

李晓梅同样指出了这一点。她表示,虽然Gensler是一家设计公司,但会通过与开发商,材料、设备、运营等各个行业,以及金融行业的合作,努力让ESG理念向建筑产业链上下游渗透。

“It’s a long way to go。在保护人类和谐共存的大前提下,我们还并没有找出最佳的思路,不是说已经大家达到了,各行各业都在探索之中。”李晓梅说。“所以我们一直倡导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具备成长型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改变你的思维方式,引导人们的行为,从每一小步开始。”(财富中文网)


推荐阅读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财富FORTUNE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